桥梁板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 | |||||
秦沈客运专线双河特大桥板式无碴轨道特点是:结构高度699mm,3.2t延m。具有结构高度低、自重轻、现场混凝土施工量少、可修复行强、施工需专用设备等特点。3施工工艺要点3.1轨道板制造轨道板是板式无碴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列车荷载和振动等产生的巨大能量先由其传给桥梁。轨道板的平整度、预埋件位置直接影响铺轨质量及桥梁振动,因此,轨道板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而且必须具有很高的平整度和抗裂性。轨道板设计为双向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轨道板C60混凝土,要求弹性模量为35GPa,分A、B、C、D、E五种型式,其中A型外形尺寸为4930×2400190mm,B、C型为4765X2400190mm,D、E型为3765X2400190mm。轨道板的平整度及预埋件、预留管道位置的精度主要通过模型的精度来控制。钢模型底模平整度保证在0.5mm范围内,各预埋件在底模上的预留安装偏差不得大于0.5mm,采用螺栓固定安装预埋件。钢模板允许偏差:长度、宽度为士1.5mm,高度为+0~一1.5mm,预埋件及平整度为±0.5mm。钢筋加工及绑扎在专用模具上完成,预应力孔道采用ф18mm的钢管成孔,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以底振为主,面振为辅,采用蒸汽养护,静停3h后升温,升温、降温速度不超过每h15C,恒温控制在4O~50C。最高温度不大于55℃,恒温的持续时间在6h以内。张拉时先对称先张拉横向孔道,后张拉纵向孔道,纵向双层孔道每排同时对称张拉。采用张拉力控制,伸长值量作为校核,并严格控制夹片回缩量。3.2底座混凝土基础底座混凝土基础是板式无碴轨道基础的找平层及桥上曲线段超高设置的调整层,施工的关键是施工控制测量及凸形挡台的准确定位。凸形挡台模型的安装,曲线段遵循调平、对中、再调平的原则,反复调整直至满足要求为止。3.3轨道板铺设不同型号的轨道板按设计位置要求放置,曲线梁段每块轨道板必须按相应的偏转角放置,并在凸形挡台上标出线路中心线。轨道板利用专用机具设备精确调整对位,前后和左右方向由调整器旋转丝杠进行调整,上下由松紧倒链或调整螺栓进行调整。其允许偏差:与线路中心线的偏差2mm,支撑点处板顶高程偏差±1mm,前后位置偏差±3mm。3.4CA砂浆研制与施工3.4.1CA砂浆特性CA砂浆由水泥、乳化沥青、细骨料(砂)、混合料、水、铝粉、各种 从CA砂浆的材料组成及性能指标要求可以看出,其技术的开发难度较大。材料既要满足强度和弹性要求。又必须具有必要的施工性能,同时考虑到CA砂浆在寒冷地区使用工况,还应具备抗冻融性能,以保证其长期使用的耐久性。3.4.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与试验方法3.4.2.1抗压强度(1)由轮重决定的抗压强度板式轨道CA砂浆填充于轨道板板底及凸形挡台四周,因此其抗压强度的确定取决于设计轮重以及作用于凸形挡台上纵向力的大小。设计轮重作用下轨道板下CA砂浆所需要的抗压强度为0.1MPa。(2)由作用于凸形挡台上纵向力决定的抗压强度凸型挡台与轨道板间的CA砂浆填充层所承受的最大合力F为:板式轨道CA砂浆的抗压强度主要由凸形挡台周围的CA砂浆层的受力条件所决定。秦沈客运专线板式轨道CA砂浆设计时还应考虑其抗冻性能,相应的强度指标也要提高。但强度指标太高,弹性模量相应增大,势必影响适度弹性的设计初衷,为此,借鉴日本板式轨道CA砂浆的强度指标,设计要求CA砂浆28d的抗压强度指标应在1.8~2.5MPa范围内。为提高CA砂浆抗初期冻害性,提高施工工效,设计中,相应地对不同龄期的强度提出要求。(3)试验方法CA砂浆抗压强度试验采用单轴压缩法进行。试件为70.7×70.7×70.7mm的立方体,利用压力试验机以每min试件变形0.5mm加载速率匀速加载,当压力不再上升时停止加载,其压力最大值即为该试件在各龄期时的抗压强度。3.4.2.2弹性模量在CA砂浆的强度指标范围内,在配制各种砂浆配方的试验中,进行了大量试验,确定砂浆28d的弹性模量范围在200~600MPa之间。CA砂浆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与抗压强度基本相同,试件为70.7×70.7×220mm的棱柱体,利用压力试验机以试件变形0.5mmmin加载速率匀速加载,加载最大值为抗压强度的13。由于CA砂浆具有一定的塑性,弹性模量试验曲线实际上为一螺旋线,试验中取第四次加载曲线起始点的割线斜率为该试件的弹性模量。3.4.2.3流动度与可工作时间CA砂浆流动度与可工作时间是保证板式轨道CA砂浆现场灌注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为确定CA砂浆流动度指标,试验采用容积为640ml的特制漏斗进行测定,将拌和好的砂浆注入漏斗、自打开出口开始,至砂浆全部流出所经历的时问,即为流动度。适宜的流动度对于砂浆的性能与灌注质量非常重要,流动度过小,砂浆材料会出现离析,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流动度过大,砂浆粘稠,就难以将轨道板与基础间的空隙填充密实,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直接影响灌注质量。结合大量试验,确定流动度指标在16~26s范围内。影响CA砂浆流动度的因素很多,在拌和方式,投料顺序一定的条件下,流动度随温度、外加剂、主要原材料的配合比、水灰比的变化而不同。CA砂浆的可工作时问是指CA砂浆处于规定的流动度范围内所经历的时问,考虑到现场从砂浆拌和站配制好、运输过程、灌注作业所需要的时问,规定CA砂浆的可工作时问不少于30min。CA砂浆流动度的试验采用漏斗法进行。将配制好的砂浆注入漏斗内,打开出口阀门,同时开始计时,砂浆从漏斗全部流出所经历的时问,即为砂浆的流动度t(以s计)。可工作时间的试验方法与流动度相同,但同一试样每隔5min做一次,并绘出流动度曲线,既流动度与累计时问的对应关系。砂浆在流动度设计范围内所经历的时间即为砂浆的可工作时间T(以min计)。3.4.2.4膨胀率CA砂浆灌注后固化,一般会产生2~3mm的收缩,因此直接影响板底砂浆的填充效果,为此设计中必须考虑在原材料中添加适量的膨胀剂(如铝粉等)使砂浆产生膨胀。设计中要求CA砂浆膨胀率应控制在1~3之内。CA砂浆膨胀率采用量筒、游标卡尺进行测定。将配制好的CA砂浆注入量筒内,其上加上一块玻璃板,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板至砂浆表面的高度。3.4.2.5材料分离度保证CA砂浆固化体的匀质性,采用材料分离度作为匀质性评价的指标,借鉴日本板式轨道CA砂浆与我国前期试验的结果,确定CA砂浆的材料分离度在3以下。材料分离度试验采用等分法进行测定。3.4.2.6空气含量在CA砂浆的配制过程中导入适量的微小气泡,可提高抗冻性,这种气泡可缓和CA砂浆层内的自由水等受冻害膨胀时产生的冻晶压力,根据日本铁路的研究结果,空气含量达8以上时,抗冻害性有显著的提高,但若超过16,砂浆层的密实度降低,影响其抗压强度。为此,设计中将空气量控制在8~12范围内。在CA砂浆内导入空气后,相应地要采取添加适量的消泡剂以及采用特殊的拌和方法等措施,以提高CA砂浆的质量。空气量的试验主要是实测砂浆试件的单位容积的重量。为得出空气量的大小,在砂浆配制前,称量砂浆所用原材料的重量,了解原材料的比重,从而计算出砂浆理论单位容积重量。3.4.2.7耐久性(抗冻性能)普通的CA砂浆容易遭受冻害,表层会发生结构松疏和局部掉落的情况,必须研制并开发出抗冻性CA砂浆。(1)冻害分析CA砂浆受冻害劣化的情况,主要分固结体的冻害和未固结或未达龄期前的初期冻害两种。普通CA砂浆拌合后,部分水开始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成为水泥浆,在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以前,水化反应一直进行。在水泥的水化、凝结作用下CA砂浆将产生一定收缩,而同时砂浆中的游离水较多,当温度低时,游离水结冰造成CA砂浆体积膨胀,产生冰晶压力,且初期强度较低,CA砂浆很容易发生冻胀破坏。水泥水化全部完成后,仍有部分水以游离水的状态存在CA砂浆中,当温度降低后,CA砂浆中沥青随温度下降而体积收缩,同时由于游离水受冻产生的冰晶压力的影响而导致组织结构劣化,从而发生破坏。故冻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CA砂浆的不匀质组织结构、结构中存在的游离水和体积收缩。(2)提高抗冻性的措施经上分析可知,通过改善CA砂浆的组织结构、减少拌合用水及补偿体积收缩可防止冻害。防止初期冻害主要采取提高CA砂浆早期强度、加速凝结时间、选择适宜的养生条件等措施:①优化配合比、改进原材料采用42.5级早强普通硅酸盐水泥,加快CA砂浆的凝结固化时间,提高CA砂浆的早期强度;加入膨胀性混合材料,用以补偿CA砂浆的凝结固化时的收缩;加入防水性材料,增加CA砂浆的密实度,降低CA砂浆的透水率,阻止补给水。②引入一定量的微小气泡加入消泡剂及引气剂,引入一定量的微小气泡。在拌合时,加入适量的消泡剂,使比较大的气泡破泡并细化。加入引气剂,使引入的气泡含量稳定。气泡的主要作用是阻止补给水及水的游动和缓冲冰晶压力。经试验,气泡含量在9~12范围内效果最佳。③减少拌合用水通过减少拌合用水,降低CA砂浆内的水含量,减少冻害。用水量必须在保证CA砂浆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下降低。④加强养护CA砂浆拌合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证早期强度及空气含量,同时加强养护工作,保证CA砂浆灌注完成后处于5~25℃的养护环境。(3)冻融试验及结论对不同配方的CA砂浆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以检验其耐久性。根据其研究结果,提高CA砂浆抗冻性的对策,主要有:改进沥青乳化剂和减少砂的用量来减少搅拌水;使用消泡剂或聚合物使结构致密化,提高防水性;采用AE剂用微小气泡来缓冲冰晶压力是有效的,试验结果得出导入适量的空气量(8~12%)对防止冻害是最有效的措施。CA砂浆抗冻性试验采用10×1O0×400mm的棱柱体试件,试件在28天龄期时开始冻融试验,试验前在温度15~12℃的水中浸泡,浸泡4天后进行试验。参照混凝土冻融试验标准,CA砂浆的冻融循环试验评定标准为冻融循环300次后,相对动弹模量P下降到冻融前的百分比不超过60。3.4.3CA砂浆的性能试验结果为达到上述CA砂浆性能指标的设计要求,课题组进行了近百种砂浆配方的试制工作,并在砂浆基本力学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从中选定了8种配方于2000年9月~11月进行了CA砂浆的抗冻性试验,其中的6种配方满足了耐久性的试验标准。为进一步完善板式轨道CA砂浆的配方研制与拌和工艺,在第一阶段砂浆抗冻性试验满足要求的6种配方基础上,第二阶段选定了2种各项性能优良的砂浆配方,在砂浆配方中添加聚合物乳液、聚丙烯纤维等外加剂,于2001年2月~4月再次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 3.5CA砂浆施工3.5.1CA砂浆的制配在施工现场制配时,CA砂浆的配合比要根据气候条件、温度条件及现场所采购的材料性能的变化,通过试验及时修正配合比,每次要求留足够的砂浆用于检测的砂浆试块,并做好试验记录。3.5.1.1现场配合比的修正(1)标准配合比是基础,要根据使用的搅拌机和容量,求出现场的配合比,其步骤如下:①把材料的用量按实际使用的搅拌机和容量进行换算。此时,以相当于一批配料的水泥用量(袋数)为基准求取其它各材料的用量,作为现象配合比,其它材料除水和铝粉外都使用换算值。②添加水的用量以拌和初期的流动度约为18~22S来选定。③铝粉的用量按膨胀率为1~3%来选取,一般情况下,其添加量为(C+AM)×(0.010.02%),高温时的用量较低温时为少。(2)测定当日使用砂的表面水量。(3)砂的表面水量、吸水率的水量,在(1)项现场制配时应分别减少水用量,增加砂用量,逐项调整。(4)河砂进货时表面有较多的附着水,因此使用时要测定表面水进行必要的修正。3.5.1.2CA砂浆的搅拌CA砂浆的搅拌是用水泥沥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