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2.4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详见“附表2-1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1)路基 路基(含车站路基)工点92处,长73.339km,占线路总长的14.47%:路基土石方2181万m3,主要工点类型有软土路基、顺层路堑、膨胀土路堑、危岩落石、岩溶、深路堑及陡坡路基、浸水路基等,路基处理主要采用强夯、水泥搅拌桩、管桩、CFG桩等措施。详见“附表2-2路基工点表”………… (2)桥梁 正线新建特大、大、中桥89座,累计长度405.357km,占正线总长的80。00%。其中特大桥37座397.247km;大桥25座6.569km;中桥30座1.593km。其中连续梁106联,预制架设箱梁11949孔,现场灌注箱梁176孔,叠合拱2联4孔。详见“附表2-3-1正线桥梁表”。 郑西贯通线新建桥梁2座,累计长度37.30km,占贯通线总长的94%。其中连续梁19联,预制架设箱梁1055孔………… (3)隧道 正线新建隧道及明洞9座,累计长度6.880km。详见“附表2-4隧道表”。 (4)轨道 正线铺轨1008.809单线公里,xx贯通线铺轨71.489单线公里;联络线正线铺轨1.962单线公里,动车所站线铺轨28.698单线公里,新郑州站站线铺轨26.548单线公里,其它8个中间站站线铺轨共35.271单线公里。道岔共303组………… (5)车站 全线共设9个车站………… 第六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6.1、路基工程 路基个别设计工点主要类型有软土路基、顺层路堑、膨胀土路堑、危岩落石、岩溶、深路堑及陡坡路基、侵水路基等。地基处理措施主要采用CFG桩,钢筋混凝土管桩,其次是冲击碾压法、强夯法、水泥砂浆桩、碎石桩、旋喷桩、搅拌桩等复合地基法,同时采用设沉降观测设施的措施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和沉降,保证路基纵向刚度均匀性变化………… 支挡防护的主要形式有扶壁式路肩挡墙,重力式路堑墙,锚固桩,挡土板,锚索,锚杆,截水骨架护坡、浆砌片石格窗内加三维生态袋绿色防护或浆砌片石护坡,土工格栅、喷混植生、种灌木、草袋围堰等………… 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填筑。基床以下填料设计为优先选用A、B组填料和C组块石、碎石、砾石类填料,当采用C组细粒土填料时,应根据土源性质进行改良后填筑………… 取弃土场设计原则:就近设置、运距经济合理原则;集中取(弃)土原则;减少弃土、节约用地及加强环境保护原则。河南段境内大部分地段表层为C组队粉质黏土、黏土、粉土等,不能满足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的填筑要求,需进行改良后采用。全线A、B组土缺乏,大部分需远运,同时线位附近多为基本农田,受土地利用保护政策的限制,基本农田范围内不允许取土。经比选,C组土改良不够经济,故大部分采用远运A、B组土地方案,在适当距离范围内采用改良土方案,现仍有550.42万m3C组土需要改良。改良方案以掺加水泥和生石灰为主,基床底层改良土采用场拌法、基床以下改良土采用集中路拌法施工,环境影响敏感地段均采用场拌法施工………… (2)路基填筑 双线无碴轨道路堤标准横断面见下图………… ①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采用A、B组及C组中的块石、碎石、砾石类填料或改良土。利用路堑、隧道挖方移挖做填的石质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基床以下路堤),级配满足设计要求恶化相关规范规定。施工前,对设计取土场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认真核对进场填料,当实际使用填料不符合规定和要求时,应及时予以纠正。采用改良土填筑时,填筑前应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物理改良土的施工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压实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化学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路基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到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以上或以结构物为界。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部填筑。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竣工时刷坡整平。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采用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 化学改良土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 专题推荐 ·城市轨道交通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