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正版考试用书增值服务第四次(一) |
|
1B420000公路工程项目 1B420010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B420011掌握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特点 1.公路工程施工组织的特点 由于公路施工自身的特点,使得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房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有所不同。 (1)工程线性分布、施工流动性大,使得公路工程施工组织工作量大。 公路是沿地面延伸的线性人工构筑物。由于它的线性特点,使施工流动性大,临时工程多,施工作业面狭长,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工作量大,也给施工企业员工的生活安排带来困难。 工程数量分布不均匀。大、中型桥梁、隧道、高填深挖路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等,往往是控制工期的集中工程。小桥及涵洞、路面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绿化等,可视为线性分布工程。 (3)工程类型繁多 公路线形及构造物形式受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因公路等级和使用要求而异。因此,公路工程类型多种多样,标准化难度大,必须个别设计,施工组织亦需个别进行。就是同一地区相同技术等级的公路,也不可能采用同样的施工组织,这是因为施工时的技术条件(物资供应、机具设备、技术水平等)、自然条件(季节、气候等)和工期要求等不尽相同的缘故。 (3)工程形体庞大,施工周期长 公路结构物与其他土建工程一样,具有形体庞大的特点,加之公路工程的线性特征,使这一特点对施工的影响更为严重。首先是同一地点要依次进行多个分部工程作业,使施工周期长,特别是集中的土石方工程、大桥工程等处,在较长时间内占用和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与物资,直到整个施工周期结束,才能得到直接使用的产品;其次是施工各阶段、各环节必须有机地组成整体,在时间上不间断,空间上不闲置,才能有正常的施工秩序,否则将导致延迟工期,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浪费。 (4)施工组织考虑因素多 公路工程施工需要时间(工期)、占用空间(场地)、消耗资源(人工、材料、机具等)、需要资金(造价)、选择施工方法、确定施工方案等。公路施工又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性,比如,任何一段公路必须先进行路基施工,后进行路面施工,隧道施工只能是先掘进、后衬砌,这是不能违反的。另一方面,公路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及与外部条件之间又存在有机的联系,比如,同一座钢筋混凝土梁式桥,用现浇法施工时,必须先施工下部结构,后施工上部结构;而用预制法施工时,下部结构的现场施工与上部结构的预制可同时进行,两者的工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公路施工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如何按照施工的客观规律来考虑工期的安排、场地的布置、资源的消耗等,就成为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2.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的特点 (1)桥涵施工组织设计分类不同,内容有浅有深。 (2)桥梁工程包括: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防护工程、引道工程等分部工程,每项分部工程又分为若干分项工程,如基础及下部构造分为明挖基础、桩基、管柱、承台、沉井、桩的制作、钢筋加工安装、墩台安装等分项工程。 (3)桥涵工程施工方法与施工顺序在结构设计时已大体确定。例如,桥梁主体工程包括下部工程、上部建筑以及附属工程(河床加固、锥体护坡等)。例如桥墩(台)的施工顺序为:挖基、立模板、基础片石混凝土、基础回填土、墩(台)身混凝土、绑扎钢筋、墩(台)帽钢筋混凝土、锥坡填土、浆砌片石护坡。又如涵管的施工顺序为:挖基、砌基础、安装管节、砌洞口、防水层、进出口铺砌、回填土。 (4)桥梁下部的桥墩施工时,如果设备或者模板数量有限,可采用流水施工方式组织施工。对于采用流水施工时应注意流水施工的相关时间参数: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技术间歇等。当很多个墩流水施工时,表示其流水关系显得工作(工序)太多和过于繁杂,如果采用以下两种简化表示,应注意原本各工作(工序)之间衔接的逻辑关系,经过简化成为墩与墩的关系时,墩与墩的逻辑关系就变成搭接关系;或者多个墩相同工序合并为一个工作,就简化成为相同墩的不同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此时的逻辑关系也变成搭接关系。 1B420012熟悉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评价与优化 理解工程进度曲线(S曲线) 一般情况下,项目施工初期应进行临时工程建设或作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投入逐渐增多,每天完成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加,所以施工速度逐渐加快,同时也表明施工投入逐渐加快,即工程进度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此阶段的曲线呈凹形;在项目施工稳定期间,施工机械和劳动力投入最大且保持不变时,若不出现意外作业时间损失,且施工效率正常,则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大致相等,投入施工的费用也大致相等,这时施工速度近似为常数,工程进度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故该阶段的曲线接近为直线;项目施工后期,主体工程项目已完成,剩下修理加工及清理现场等收尾工作,劳动力和施工机械逐渐退场,每天完成的工程量逐渐减少,施工投入也减少,此时施工速度也逐步放慢即工程进度曲线的斜率逐步减小,此阶段的曲线则为凸形。 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通过对S曲线的形状分析,可以定性分析施工组织设计中工作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并可利用香蕉曲线对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同时,S曲线还可以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结合香蕉曲线(工程进度管理曲线)进行施工中的进度、费用控制。 1B420020公路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内容和设计原则 1B420021掌握公路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包含的内容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包含的内容 根据工程内容和施工组织的需要而定,一般应包括: (1)原有地形地物; (2)沿线的生产、行政、生活等区域的规划及其设施; (3)沿线的便道、便桥及其他临时设施; (4)基本生产、辅助生产、服务生产设施的平面布置; (5)安全消防设施; (6)施工防排水临时设施; (7)新建线路中线位置及里程或主要结构物平面位置; (8)标出需要拆迁的建筑物; (9)划分的施工区段; (10)取土和弃土场位置; (11)标出已有的公路、铁路线路方向和位置与里程及与施工项目的关系,以及因施工需要临时改移的公路的位置; (12)控制测量的放线标桩位置。 1B420022掌握公路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设计原则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1)在保证施工顺利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物,少占农田,因地制宜,以降低工程成本; (2)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尤其要慎重考虑避免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的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及周围生态环境; (3)场区规划必须科学合理,应以生产流程为依据,并有利于生产的连续性; (4)场内运输形式的选择及线路的布设,应力求材料直达工地,尽量减少二次倒运和缩短运距; (5)一切设施和布局,必须满足施工进度、方法、工艺流程、机械设备及科学组织生产的需要; (6)必须符合安全生产、保安防火和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 1B420030公路工程进度控制 1B420031掌握公路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特点 1.比较公路工程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 (1)横道图 公路工程的进度横道图是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各分部(项)工程或工作内容为纵坐标,按一定的先后施工顺序,用带时间比例的水平横线表示对应工作内容持续时间的进度计划图表。公路工程中常常在横道图的对应分项的横线下方表示当月计划应完成的累计工程量或工作量百分数,横线上方表示当月实际完成的累计工程量或工作量百分数。 (2)S曲线 S曲线是以时间为横轴,以累计完成的工程费用的百分数为纵轴的图表化曲线。一般在图上标注有一条计划曲线和实际支付曲线,实际线高于计划线则实际进度快于计划,否则就慢;曲线本身的斜率也反映进度推进的快慢。有时,为反映实际进度另增加一条实际完成线(支付滞后于完成)。在公路工程中,常常将S曲线和横道图合并于同一张图表中,称之为公路工程进度表,既能反映各分部(项)工程的进度,又能反映工程总体的进度。 (3)垂直图(也称斜条图、时间里程图) 垂直图是以公路里程或工程位置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而各分部(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则相应地以不同的斜线表示。在图中可以辅助表示平面布置图和工程量的分布。垂直图很适合表示公路、隧道等线形工程的总体施工进度。斜率越陡进度越慢,斜率越平坦进度越快。 (4)斜率图 斜率图是以时间(月份)为横轴,以累计完成的工程量的百分数为纵轴,将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相应地用不同斜率表示的图表化曲(折)线。事实上就是分项工程的S曲(折)线,主要是作为公路工程投标文件中施工组织设计的附表,以反映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 (5)网络图:参见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中相关内容。 2.比较公路施工过程组织方法和特点 (1)顺序作业法(也称为依次作业法)的主要特点 1)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总)工期较长; 2)每天投入施工的劳动力、材料和机具的种类比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3)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4)不强调分工协作,若由一个作业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若按工艺专业化原则成立专业作业队(班组),各专业队是间歇作业,不能连续作业,材料供应也是间歇供应,劳动力和材料的使用可能不均衡。 (2)平行作业法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了工作面进行施工,(总)工期较短; 2)每天同时投入施工的劳动力、材料和机具数量较大,材料供应特别集中,所需作业班组很多,影响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3)如果各工作面之间需共用某种资源时,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协调工作量大; 4)不强调分工协作,各作业单位都是间歇作业,此点与顺序作业法相同。 5)这种方法的实质是用增加资源的方法来达到缩短(总)工期的目的,一般适用于需要突击性施工时施工作业的组织。 (3)流水作业法的主要特点 1)必须按工艺专业化原则成立专业作业队(班组),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 2)专业化作业队能够连续作业,相邻作业队的施工时间能最大限度地搭接; 3)尽可能地利用了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比较短; 4)每天投入的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5)需要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工作面,有效地缩短工期,一般适用于工序繁多、工程量大而又集中的大型构筑物的施工,如大型桥梁工程、立交桥、隧道工程、路面等施工的组织。 1B420032掌握公路工程进度控制管理 1.工期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的审查要点 (1)施工总工期的安排应符合合同工期。 (2)各施工阶段或单位工程(包括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与材料和设备的进场计划相协调。 (3)易受冰冻、低温、炎热、雨期等气候影响的工程应安排在适宜的时间,并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4)对动员、清场、假日及天气影响的时间,应充分考虑并留有余地。 2.公路工程项目进度检查应包括的内容 (1)工作量的完成情况。 (2)工作时间的执行情况。 (3)资源使用及进度的互配情况。 (4)上次检查提出问题的处理情况。 3.进度计划检查的方法 (1)横道图比较法。横道图比较法是指将在项目实施中检查实际进度收集的信息,经整理后直接用横道线并列标于原计划的横道线处,进行直观比较的方法。 (2)S形曲线比较法。S形曲线比较法与横道图比较法不同,它不是在编制的横道图进度计划上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它是以横坐标表示进度时间,纵坐标表示累计完成任务量,而绘制出一条按计划时间累计完成任务量的S形曲线,将施工项目的各检查时间实际完成的任务量与S形曲线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的一种方法。 (3)香蕉形曲线比较法。香蕉曲线是由两条以同一开始时间、同一结束时间的S形曲线组合而成。其中,一条S形曲线是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进度所绘制的S形曲线,简称ES曲线;而另一条S形曲线是工作按最迟开始时间安排进度所绘制的S形曲线,简称LS曲线。除了项目的开始和结束点外,ES曲线在LS曲线的上方,同一时刻两条曲线所对应完成的工作量是不同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理想的状况是任一时刻的实际进度在这两条曲线所包区域内的曲线R. (4)前锋线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是通过绘制某检查时刻工程项目实际进度前锋线,进行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时标网络计划。所谓前锋线,是指在原时标网络计划上,从检查时刻的时标点出发,用点划线依此将各项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连接而成的折线。前锋线比较法就是通过实际进度前锋线与原进度计划中各工作箭线交点的位置来判断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进而判定该偏差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检查,能反映出目前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是否正常、延误或提前,是否对整个工期有影响。如果有工作延误或可能会造成延期,则需关注或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B420040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措施 1B420041掌握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1.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文件 (1)质量控制关键点作业流程图。 (2)质量控制关键点明细表。 (3)质量控制关键点(岗位)质量因素分析表。 (4)质量控制关键点作业指导书。 (5)自检、交接检、专业检查记录以及控制图表。 (6)工序质量统计与分析。 (7)质量保证与质量改进的措施与实施记录。 (8)工序质量信息。 2.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1)基层施工所采用设备组合。 (2)配合比的设计 (3)拌合设备计量装置校验 (4)路面基层(底基层)所用结合料(如水泥、石灰)剂量。 (5)原材料符合要求,混合料的含水量、拌合均匀性、配合比。 (6)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及横坡等。 (7)如采用级配碎(砾)石还需要注意集料的级配和石料的压碎值。 1B420050公路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1B420051掌握路基工程质量检验 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1)整修与返工。缺陷的整修,主要是针对局部性的、轻微的且不会给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的缺陷。如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局部蜂窝、麻面,道路结构层的局部压实度不足等。这类缺陷一般可以比较简单地通过修整得到处理,不会影响工程总体的关键性技术指标。由于这类缺陷很容易出现,因而修补处理方法最为常用。 返工的决定应建立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是否返工,应视缺陷经过补救后能否达到规范标准而定,对于补救后不能满足标准的工程必须返工。 (2)综合处理办法。综合处理办法主要是针对较大的质量事故而言的。这种处理办法不像返工和整修那样简单具体,它是一种综合的缺陷(事故)补救措施,能够使工程缺陷(事故)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和工期损失,重新满足规范要求。处理的办法因工程缺陷(事故)的性质而异,性质的确定则以大量的调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术理论为基础。具体做法可组织联合调查组、召开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合理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1B420052掌握路面工程质量检验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检验内容 包括: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渗水系数、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厚度、中线平面偏位、纵断高程、路面宽度及横坡。 1B420053掌握桥梁工程质量检验 1.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检验内容 (1)在终孔和清孔后应对成孔的孔位、孔深、孔形、孔径、倾斜度、泥浆相对密度、孔底沉淀厚度、钢筋骨架底面高程等检查。 1)群桩、排架桩的桩位要求用经纬仪检查纵横方向; 2)钻孔倾斜度查灌注前记录,允许偏差为1%; 3)孔底沉淀厚度查灌注前记录,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骨架底面高程查灌注前记录。 (2)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按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标准检查。 (3)凿除桩头混凝土后,看有无残缺的松散混凝土。 (4)需嵌入承台内的混凝土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应符合要求。 2.悬索桥锚碇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检验内容 (1)悬索桥锚碇混凝土强度按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标准评定,必须在合格标准内。 (2)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锚室无渗水,积水。 (3)锚碇的轴线偏位、断面尺寸和大面积平整度: 1)锚碇的轴线偏位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检查,要求基础不超过20mm,锚面槽口不超过10mm; 2)锚碇的断面尺寸用尺量; 3)大面积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 (4)锚碇基础底面标高、锚碇的顶面标高及预埋件位置: 1)锚碇基础底面标高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8~10处; 2)锚碇的顶面标高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8~10处; 3)预埋件位置用尺量或全站仪检查,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