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监理要点 | |||
|
[摘要]大体积 [主题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质量监理要点测温养护 1.工程概况 江苏国际图书中心工程位于南京市中央路151号,建筑面积8.75万㎡,投资规模2.9个亿。工程主体结构为框筒结构,地下三层、地上26层,塔楼两栋共裙房。 本工程地下三层,采用C35S10抗渗混凝土,底板厚度为1米,承台一般厚度为1.4~2.4m,核心筒承台厚度达6米,混凝土总方量达14000m3,要求一次性浇筑不留施工缝。 2.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2.1水化热温升较高、降温散热较快,造成收缩与降温同时作用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 2.2地下室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又属于大体积砼,温差和收缩变化复杂,约束作用较大,容易出现裂缝。 2.3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时,由于水灰比大,含砂率高,水泥用量多,浇灌速度快,容易出现裂缝。 3.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监理要点 3.1事前控制 3.1.1施工单位编制详实的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监理应重点审查:浇筑方案是否合理;浇筑时间是否恰当;水化热计算方法及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方案是否可行等。 3.1.2监理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编写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 3.1.3督促施工单位准确计算浇筑速度,混凝土厂商要合理安排混凝土运输工具和 3.1.4督促施工单位合理组织劳动力,将有施工经验、懂技术、懂业务的人员安排到施工生产第一线组织指挥,并安排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人负责混凝土振捣和收抹工作。 3.2对原材料及 3.2.1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优选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同时应尽量降低单位水泥用量。本工程选用了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出厂时间不超过60天,亦不少于15天。同时减少了单位水泥用量,掺入了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取代水泥,粉煤灰要求二级以上。 3.2.2 3.2.3粗、细骨料:本工程粗骨料采用粒径5~40mm的石子,级配良好,含水率不大于1.5%。由于骨料粒径增大,减少了用水量,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减少。同时由于水泥用量的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减少,降低了混凝土的温升。 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其细度模数控制在2.4~2.9之间,粒径在0.35~0.5mm之间,这样可有效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及干缩。 3.2.4砂、石料的含泥量必须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未能控制好时,不仅增加了混凝土地收缩,同时也影响到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混凝土的抗裂是十分不利的。砂、石含泥量控制,应做到:石子控制在1%以内,砂控制在2%以内。 3.2.5坍落度低易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但不利于泵送且易发生堵管故障,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本工程的混凝土坍落度要求为14±2CM,监理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依据施工方案准确掌握好混凝土搅拌时间,组织好混凝土的运输,确保混凝土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到工地。 3.2.6设置后浇带。适当设置后浇缝,可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本工程设计设有3条1m宽的后浇带。 3.3事中控制 在浇筑混凝土的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监督,对混凝土的浇捣质量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及时纠正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3.1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本工程的浇筑顺序采用平面分条,斜面分层,薄层浇筑,自然流淌,循序推进,一次到位的连续浇筑方法。 3.3.2为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防止出现冷缝,本工程现场采用了四台泵,泵送时优先选用中间泵位,使浇筑呈弧形向前推进,以便泌水随混凝土浇筑流向两侧,应督促施工人员及时排水。在收头浇筑时采用反向作斜面分层,使泌水上升形成集水沟便于抽除。 3.3.3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由于混凝土长距离运输,会引起坍落度损失,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因此在混凝土中掺入了外加剂,在浇筑过程中,监理每十车测定坍落度一次,并做好相应记录,发现偏差及时通知混凝土厂家,及时纠正。 |